1、不(👣)满周岁—(🗣)襁褓;
2、2到3岁—孩提;
3、女(🚉)孩7岁—髫年;(🌋)
4、男孩(🌪)8岁—(💢)龆年(🔢);
5、幼年泛称—(🍇)总角 ;
6、10岁以下—黄口;
7、13~15岁—舞勺(👒)之年;(👳)
8、15~20岁—舞象之(📘)年;
9、12岁(女)—金钗之年 ;
10、13岁(女)—豆蔻年华;
11、(🕐)15岁(女)——及笄之(🎠)年。
扩(😖)展资料(🐶):
古代其它年龄(🚹)阶段的称呼:
1、加(🏰)冠:古代(🐺)男子20岁行加冠礼,表示(🔼)成年。宋(🥙)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(👴)“即加冠,益(🦋)慕圣贤之道。”
2、结发:束发,扎结头发,古代汉族男子20岁(👹)束(🎃)发而冠,女子15岁束发而笄,表示成年(🚁)。
3、弱冠:(🛹)年满20岁(🍞)的男(👈)子。古人20岁(🍨)行冠礼,以示成年,但体犹未壮,故称“弱(🔟)冠”。
4、花信年(📝)华:指女子的年龄到(😵)了24岁。也泛指女(🍁)子的年龄正(🔃)处(👰)在年轻貌(🌅)美之(🛥)时。
5、而立:男子30岁。立,“立身、立志”之意。语出《论语·为政》“三十而立”。以后称30岁为“而立”之年。
6、始(🚸)室:30岁。《礼记(🌟)·(🎱)内则(🔧)》:“三十(⭕)而有室,始理男事”。
7、不惑:男子40岁。不(😿)惑,“不迷惑、不糊(🆔)涂”之意。《论(🥋)语·为政》“四十而不惑”。
8、艾:50岁。《礼记·曲(💦)礼上》:“五十曰艾。”
9、半百、知(😧)天(👣)命(💼)、知命之年:男子50岁。知命,“知(🏧)天命”之(❗)意。
10、六九(🗒)年(🔨):即54岁。
人这一辈子,每(🗨)一个阶段都(🖋)是十分重要的(🤭),也十分有纪(➖)念(📇)意义的,所以(⏪)古人就(😘)根据每个年龄(👞)段(🍒)表现出来(🎏)的特征,从而赋予(👜)了不(🔂)同的称谓。这些(🚏)称谓更形象(💦)、诗意的表(😈)现了人们(🛸)在那(📓)个(🔗)年龄段的特点。关于(🔸)年龄,我们熟知“三十而立、四十不惑”七十古(🙊)来稀等常见说法。这里小编就把在古代什么(📃)样的年龄段叫什么样的名称,其(♟)中许多称(🅿)谓也(👐)是(🍡)有男女之(🤧)分的一一分享给大家。
0-1岁:赤子、襁褓(🤷)
未满周岁的婴儿(🌾)。
赤(🗨)子——刚(💿)生的(📩)婴儿。
襁褓——把婴儿包裹在小儿(🌦)被中(🏃)。
2-3岁:(📃)孩(🥞)提
指(😦)初知发(💬)笑的幼儿,也有写作“孩提包”或(🏇)“提孩”的。
3-8岁:(😶)垂髫(tiáo)
髫(👰),古(⬛)代儿童(🐒)头上下垂的短发。
潘岳(🔼)《藉(📙)田赋》:(🏍)“被褐振裾,垂髫总发。”
女孩(🚾)7岁、男孩8岁(🥗):始龀(chèn)
《说文》:“男八月(🤦)生(🏨)齿(⚾)、八岁而龀;(📴)女七月生(🎹)齿(🎎)、七(👑)岁而龀”。
“龀(☕)”指孩子乳牙脱落,长出(😭)恒牙。根据生理状况,男孩8岁、女孩7岁换牙,由此称。“始龀(📜)”也是童年的(🆙)代称(🎒)。
另(📿):(🎭)女孩7岁又称(👬)髫(🧙)年。男孩8岁又称龆年
8-14岁:总角
总,聚束;(📎)角,小(🙋)髻,意为收发结之。古代儿童将头(⤴)发(💏)分作左(🔔)右两半,在头顶(🚄)各(👈)扎成(🐣)一个(🏻)结,形如(⬇)两个羊角,故称“总(🏄)角”。也用“总角”代指人(🐜)的童年阶段。
10岁以下:黄口
黄(🦍)口,本意是雏(✴)鸟的嘴。
10岁:(👴)幼学、外傅之年
金钗之年:女孩(💍)12岁。
女孩13岁:豆(🆎)蔻
源自唐朝(🎙)诗(🎪)人杜牧《赠别(🌛)》诗句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(🏊)二月(🤭)初。”用(🗑)二月初(🧞)含苞(🙂)待放的豆蔻花(💂),比喻13岁(📚)的(🏜)少女。
男子13岁(🌐):(🍭)舞(🌎)勺
古(💕)代13岁的男孩学(⛔)习的一种文舞。
女子15岁:及笄((🛵)jī)《礼记》:“女子十有五年而笄。”笄,本是指(♐)古代束(➖)发用的簪子。古代女子一般(🌏)到15岁就把头发盘(✖)起来,并(✡)用簪子绾住,表(🥉)示(🥂)已经(🏥)成年。
男子15岁(🎈):束发,男子到了十五岁,要(🐠)把原先的总角解散,扎成一(🐿)束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(🆕)“束发而就大学,学大艺焉,履大节焉。”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。
男子15-20岁:舞象
舞象,原本是古武舞名(📑),又是成(🤤)童的代名(💖)词。《礼记·(🎬)内则》:“成童,舞象,学(❎)射御。”
女子16岁(🙎):二八(🧖)、碧玉年华、破瓜之年
旧时(♒)文人(😟)拆“瓜”字(📿)为二八纪年,谓十六(📘)岁。
晋人孙绰《碧玉歌(🏊)》:“碧玉破瓜时,郎(📌)为情颠倒……”写出二八妙龄少(🏀)女的清新美好。
破瓜并非(👂)女子破身的意思(🆖),仍(🕚)如上面所说的,将(🐪)瓜字破为二字(🌦)。
男子(🌡)20岁:(🚑)加冠、弱冠
古时男子二十岁(🍄)行加冠(💴)礼,表(🚝)示已成年,但体犹未壮,故又称“弱冠”。过去男女成年又称“结发”——扎结(🐘)头发(🏃)。男20岁(✊)束发而冠,女子15岁束发而(⛲)笄,表示成年。
30岁:而立、始室、克壮
而立——源自孔子言论(前文(🍪)),立,“立身、立(👚)志”的意思。
始室—(📏)—出自《礼记·内则》:“三(🥣)十而有(🕦)室,始理男事。”
克壮(🎲)——正当壮年。唐(🈸)魏(🕳)征《是渐不克终疏(🚰)》:(😱)“贞观之初,时放克壮。”
40岁:不惑
源自孔子言论(🏀),不惑,“不迷惑、(🛄)不糊(🛫)涂(⬆)”之意。
50岁:艾、知天命(知(🏁)命(🍛))、半百
艾——(💧)出自《礼(🐧)记(🛵)·曲礼上》:(❔)“五十曰艾。”
知天命(👮)——源自孔子言(⏯)论。《论(🕕)语·(🙉)为政》:五(💇)十而知天命。是说五十岁(🙁)之后,知道了理想实现(😹)之艰难(🌌),故而做事情不再(📸)追求结果,对(🌔)个人荣辱已经(🏂)淡然(🛏)。后人因以“知(🙋)天命”为五十岁的代称。
60岁:(🍷)耳顺、花甲(👬)之年、耆(qí(💵))
耳顺——源出孔子言论;
花甲——我国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,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,六(⛷)十年周而复始。通常就叫作“六十花甲子”,也称“花甲”。
61岁:还历寿
按干(⏰)支纪年法,60年为一轮,61岁正是(📨)新一轮(🍬)重新(🌶)算起的时候,故称“还(📆)历”。
70岁:从心(⏮)之年(🕰)、古(🤝)稀、杖国之年、(💢)致政之年(👔)
从心—(🥒)—源(🤰)出(🦖)孔子(⛳)言论;
古稀——源(🐍)出(🌒)杜甫诗;
朝(🌡)回日日典(🛺)春衣(🆗),每日江头(🙎)尽醉归。
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(👏)十(🚀)古来稀。
穿花蛱蝶深深见,点水蜻蜓款(😜)款飞。
传语风光共流转(🛌),暂时相赏莫相违。
——唐·(👥)杜甫《曲(💛)江二首·(🌈)其二》
杖国(🤚)之年——年过七十可以拄拐杖在都城、国都内行走;
致政之年——官吏将执(⛳)政的权(🥞)柄(🖌)归(🈯)还给君主。指官员辞职(🥚)归家。
77岁:喜寿
草书(🧟)喜字似七十七,故代指。
80岁:伞寿
因“伞”字的草体形似“八十”,故称(👟)。
88岁:米寿
因(🌃)米字拆开好(♎)似八十八,故借指。此外,还含有(🕞)年(💋)事虽(🌔)高,但(🚏)食欲旺盛之意。
90岁:鲐背、冻梨
表(💲)示老(🔷)年人皮肤状态,见(🐴)前文。
99岁:白寿
百(🤜)少一(🐣)为“白”,亦99,故借指(🌧)。
100岁(⏩):期(🕙)颐
期,朱熹讲是“周匝之义”,即转过一圈了,“谓百年已(🧀)周”。颐,朱熹讲是“谓当养而已”。即生(🌛)活(♊)起(📯)居需(🔱)人养护。
《礼记·曲(🛀)礼上》:“百(👕)年曰期(🎱)颐。”意思是:人至(🏿)百岁,饮食、居住等(🌧)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。
108岁:茶(📿)寿
茶字上面廿,下面为八十八,二者(🥇)相加得108。
140岁:双(❔)稀、双庆
古稀70岁,双稀即二倍、(🕖)140岁。